各院(学部):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科研基础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升成果质量,依据《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师教〔2025〕7 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具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职责要求
(一)学院(部)管理职责
1. 成立毕业论文工作组,由院长任组长,统筹制定本院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管理办法》中的选题、开题、答辩等全流程规范。
2. 完成以下工作:
选聘指导教师:校内教师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校外导师需通过资质审核并备案,每名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不超过3人。
选题管理:师范专业需征集基础教育一线选题,非师范专业需结合行业企业需求选题,确保一人一题,确需更改题目需经学院审批。
过程监督:组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检测(未通过者2周内复查),确保实践性毕业论文比例不低于50%。
答辩与评优:设立答辩委员会,审核答辩资格,推荐不超过3%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优秀等级比例不超过10%。
材料归档:答辩结束后保存资料不少于4年,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表等。
(二)指导教师职责
1. 资格要求: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初级职称人员不得单独指导,理工科校内教师指导不超过6人,文科及术科不超过8人。
2. 指导要求:
每周至少指导1次学生,填写指导记录,全程指导不少于8次,每月检查进度与质量。
审定选题、任务书及开题报告,指导文献综述撰写(文科≥20篇文献,理工科≥15篇)。
评阅毕业论文,给出学术评语,指导学生完成查重(首次检测需在答辩前4周)、修改及归档。
校外指导教师需与校内第一指导教师共同履职,第一指导教师负主要责任。
二、工作流程与关键环节
(一)选题与开题阶段(2025年7-9月)
1. 2025年7月:学院公布选题及指导教师名单,在系统中完成师生双选。
2. 2025年8月: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3. 2025年9月上旬:组织开题答辩,未通过者7日内重新开题。
(二)撰写与过程检查阶段(2025年9月-2026年4月)
1. 2025年9月下旬-2026年2月:学生结合实习开展实践,完成论文撰写,工作时长不少于18周。
2. 2026年3月:提交终稿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含AI生成内容),每人最多2次检测机会:重复率≤30%:可进入评阅、答辩环节;30%<重复率≤50%:修改后延期1周复检; 重复率>50%:延期1个月复检。
3. 2026年4月上旬:学校随机抽取5%-20%的论文送校外专家盲审,未通过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答辩与评优阶段(2026年4-5月)
1. 2026年4月下旬-5月中旬:组织答辩,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陈述20分钟+问答10分钟),重点考察选题意义、专业能力及学术规范。
2. 二次答辩要求:未通过首次答辩者,1个月内可申请二次答辩,仍未通过则成绩不合格,需重修学分。各专业需安排答辩成绩后5%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
3. 2026年5月下旬:完成论文定稿,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需总成绩优秀且公示无异议)。
(四)归档阶段(2026年6月初)
学院按年级、班级、学号分类归档全部材料,包括题目汇总表、开题记录、中期考核表、指导记录、查重报告等。
三、质量监控与保障措施
1. 过程管理:依托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全流程线上管理。
2. 中期检查:学院重点检查论文进度、内容一致性及教师指导情况,问题突出者纳入抽检名单。
3. 抽检制度:教务处按《管理办法》组织论文的抽检,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全程监督。
4. 学术规范:严禁抄袭、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违者按学校规定处理。
四、其他要求
1. 学生需每两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严格遵守学术道德,独立完成任务。
2. 毕业论文格式需符合《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字数要求:
文科、管理学:正文≥10000字; 理工科、术科:正文≥7000字。
3. 外语专业需用同语种撰写,其他专业原则上用中文撰写,引用文献需附译文本。
请各学院(学部)严格参照《管理办法》及本通知要求,细化工作方案,于2025年7月10日前将实施细则及选题汇总表报教务处备案。工作中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联系人:赵老师,电话:85310329
教务处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