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陕西师范大学深入推进数智时代卓越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2025-2029年)》《陕西师范大学数智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9年)》,深化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AI技术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数智技术深度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激发教师教学创新变革活力,打造卓越课堂,提升育人质量,学校决定举办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将相关工作部署如下:
一、大赛主题
数智赋能教学,创新驱动变革。
二、大赛目标
紧扣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变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流人才主题,通过数智赋能教学创新比赛,引领示范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方法、数智赋能教学新模式、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
三、参赛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良好,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二)参赛教师应为我校在编在岗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应为列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产教融合赛道可适度放宽)。产教融合赛道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须达到2年及以上;其他赛道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三)教师授课对象应为全日制本科生,不包括其他类别学生。
(四)除产教融合赛道外,已获前七届校赛一等奖的教师不得报名参加其他赛道。
四、比赛分组
本届大赛设置新工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五个赛道。
五、比赛流程
第一阶段:院级初赛(6月-9月中旬)
(一)学院(部)组织初赛。各学院(部)积极动员教师参赛,结合实际自行组织院级选拔。
(二)学院(部)组织推荐。各学院(部)确定参赛选手,按照推荐限额(附件1)填写参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各单位推荐指标总人数为3人及以上的,须推荐1名正高级职称教师参赛),同时提交报名材料。
第二阶段:校级复赛(9月下旬)
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参赛教师报名材料进行综合评审,按参赛教师数的一定比例确定进入校级决赛人选。
第三阶段:校级决赛(9月底-10月初)
(一)决赛流程:校级决赛采取现场评审方式进行。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首先进行10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汇报内容与提交的教学创新报告一致),然后进行10分钟的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展示内容与提交的参赛材料一致),最后专家评委依据选手汇报和教学展示进行5分钟的提问交流。
(二)决赛时间:校级决赛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材料报送
(一)学院材料
1. 报名汇总表。《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纸质版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提交电子版)。
2. 师德师风鉴定材料。各单位需提供通过学校“师德考核评价数字系统”导出的参赛教师师德师风鉴定材料(纸质版一式一份)。
(二)参赛教师材料
1. 申报书。《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报名申报书》(附件3;纸质版一式六份,A4双面打印,学院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提交电子版)。
2.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纸质版一式六份,A4双面打印,同时提交电子版)。
创新成果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具体要求如下:
(1)新工科、新文科、基础课程创新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立足课程与学生学情,聚焦影响育人目标达成的教学真实“痛点”问题,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势,实现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评价改革。采用教学研究范式分析教学创新成效及推广价值。
(2)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聚焦课程思政教学中影响育人目标达成的课程思政“真实”问题,充分发挥数智赋能教学优势,以课程教学创新为基础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创新。
(3)产教融合创新报告应密切围绕学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3. 课堂教学相关材料。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参赛课程中2个1学时教案和教学课件(产教融合赛道需包含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其中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纸质版一式六份,A4双面打印,同时提交电子版)。
4. 证明材料。产教融合赛道参赛课程需提供行业企业参与参赛课程教学的相关证明,包括但不限于与参赛课程相关的人事聘任协议、产教融合项目合同、协同育人项目等,签订时间在2年及以上(复印件纸质版一式六份)。
5. 支撑材料目录及材料复印件(附件5,纸质版一式六份)。
6. 提交1张高分辨率彩色生活照片(仅提交电子版)。
请各单位于9月15日(周一)前,将以上参赛材料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长安校区校务楼116室),电子版同时发送至邮箱:ygg@snnu.edu.cn,逾期不予受理。联系电话:85310331。
七、参赛要求
(一)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
(二)各教学单位要科学合理分配布局参赛赛道,参赛教师按照通知要求选取参赛组别,依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三)参赛教师课堂教学应体现数智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要求,有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环节和要素创新的实践基础。
八、奖项设置
本届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各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额根据报名总数按比例确定。学校对获奖选手及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及奖牌,以资鼓励。
附件:1.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名额分配表
2.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报名汇总表
3.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报名申报书
4.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设计方案(教案)基本环节
5.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6.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各赛道评分标准
7.陕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
教 务 处
2025年6月16日